南頭古城更新項目作為“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區”之首,并將于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開放面世,時間緊、難度高、文化滲透深,是對我們設計團隊實力的一次綜合挑戰。
南頭古城是深圳特區的前身——寶安縣政府所在地,始建于東晉,歷經1700年,從東官郡到所城、再到新安縣,是深圳和香港的歷史之根、文化之源。
但是,卻在歷史沿革中形成了具有戲劇性的身份——“城中村、村中城”。
與遍布全國的文旅“古鎮”不同,南頭古城作為歷史古城與當代城中村的共生體,是一個不斷生長的有機體。我們尊重空間歷史的真實性,珍視時代的層積印記,希望通過標識系統,還原這個鮮活的城市歷史文化街區。
改造后的南頭古城,是一個多樣性的活力街區,在38.5萬平方米的占地面積上,我們以古城九街作為主要空間脈絡,將散落的業態空間與古城街區重新鏈接起來,形成由主干到支線,由城市公共空間向主題空間,逐步滲透的設計策略。
在兼顧街區尺度、本地特色、文化挖掘等因素的條件下,不斷推敲標識的外觀、比例、材質……盡量與古城形成和諧共生、包容統一的系統性解決方案。
古城整體空間尺度較小,街道狹窄,為滿足最大通行效率,我們進行了多種標識布局研究,并結合人群“在行動中閱讀”的行為需求,確保更高效的信息獲取。
遵從歷史印記,還原本土文化,在導視系統的細節表達上,從粵港文化和民生風俗著手,挖掘礎石、門幡等元素特征,結合自然肌理的石材、手工感的黃銅、傳統豎排文字等細節,傳遞出年代感、人文感。
古城整體空間尺度較小,街道狹窄,為滿足最大通行效率,我們進行了多種標識布局研究,并結合人群“在行動中閱讀”的行為需求,確保更高效的信息獲取。
遵從歷史印記,還原本土文化,在導視系統的細節表達上,從粵港文化和民生風俗著手,挖掘礎石、門幡等元素特征,結合自然肌理的石材、手工感的黃銅、傳統豎排文字等細節,傳遞出年代感、人文感。